东星社区社工室2024年第一季度服务成果展示

一、第一季度工作概述

秉持1+3+X工作理念,培育1支“乐龄”志愿服务队伍,服务辖区老年群体,运用个案、小组、社区工作方法,建立“个案管理、提供服务、跟踪优化”3项机制,围绕老年友好社区5大友好体系等多重维度构建为老服务新格局。一季度,东星社区社工室共开展活动32场,服务居民320人次。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了社区的服务活力,满足了各类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,切实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,让老年群体感受到温暖与关怀,增强了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信心。同时,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,营造了和谐友善的社区氛围。

二、计划一:小组工作

活动一:“银龄巧手 乐享生活”编织兴趣小组

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,关注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与社区融入变得尤为重要。本小组聚焦于提升社区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倡导积极老龄观,特策划“银龄巧手 乐享生活”编织兴趣小组。小组旨在通过教授老年人编织技艺,不仅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,同时搭建一个增进情感交流、传承民间艺术的平台,营造尊老爱老、互助互爱的社区氛围。

1.挖掘社区有经验的编织能手居民进行现场教学,传授基础编织技巧与手法。

2.设计从易到难的系列课程,让不同水平的老年学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。

3.以编织和钩织为核心,结合实际需求和节日主题,拓展制作日常用品和装饰品。

活动二:“乐无忧”文艺兴趣小组

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丰富社区文化生活、增进邻里关系、提升居民精神文明素养的政策导向,结合社区居民多元化的业余爱好需求,开展“乐无忧”文艺兴趣小组。小组旨在通过教授老年人艺术手工包以及手工编织手提篮技艺,弘扬了传统技艺,传承民间传统工艺。引导居民发掘个人创新潜能,培养艺术审美能力,提升小组成员的手工技能与生活乐趣,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。搭建一个增进情感交流、传承民间艺术的平台,促进老年人之间的社交互动,减少孤独感,营造尊老爱老、互助互爱的社区氛围。增进邻里关系,增进社区内部凝聚力。同时提倡绿色环保与手工艺术复兴,引导老年居民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手提篮,从而提升老年居民的环保意识。

实施过程:社工首先普及手工艺术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,弘扬传统手工艺精神。大家共同学习制作DIY手提袋。社工老师展示制作方法。详细讲解制作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。大家开始专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,制作过程中,社工老师也在旁边进行指导,最终大家都DIY出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手提袋。该小组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很高,专心致志地动手实践,在志愿者的讲解和协助下,顺利完成了成品。并且通过分享创作心得与经验,增进了小组成员间的情感交流。活动现场充满了欢乐和喜悦。

三、计划二:社区工作

活动一:“文化惠民拾年俗 巧手剪纸迎新春”写春联送祝福老少代际融合服务

在龙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,为弘扬春联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,增强大家队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。让老年居民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,为节日增添一份亮丽喜气的色彩。同时给喜爱中国文化擅长书法的老文艺工作者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。在党建引领下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,共同营造一个温馨、和谐的大家庭。

人山人海,欢声笑语。社区老少齐聚一堂,共度佳节,亲情、友情交织,温暖了寒冷的冬日。汉浦书香幼儿园、党员、志愿者和居民们一起感受社区的温馨幸福。活动在汉浦书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带来的《新年好》开场舞中拉开序幕,收到幼儿园小朋友祝福的爷爷奶奶们脸上笑开了花。活动现场还有喜闻乐见的剪窗花、舞龙手工等民俗体验,特别是社区老年居民志愿者丁老师、王老师等挥毫泼墨,笔走龙蛇,一幅幅对联、一张张“福”字跃然而生,将真诚的祝福和暖暖的温情送给老年居民们,营造喜庆年味的同时,也进一步发挥社区文化惠民的积极作用。

本次活动丰富和满足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,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,满足居民春节贴春联的民俗需求,同时也使社区擅长书法的老年志愿者发挥余热,老有所为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奉献、有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,绽放最美“夕阳红“。

活动二:“张灯结彩喜迎元宵 齐心协力共谱新篇”睦邻文化节

本次活动为让老人们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,丰富老年朋友业余文化生活,增进老年人之间感情,着力营造新春佳节喜庆、祥和的节日氛围,促进居民团结向上,关心居民,共同营造一个温馨、和谐的大家庭。

社区老少齐聚一堂,共度元宵佳节。汉浦书香幼儿园、党员、志愿者和居民们一起感受社区的温馨幸福。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忙碌着包汤圆、煮汤圆。汉浦书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把热气腾腾的汤圆端到爷爷奶奶面前,吃着汤圆的爷爷奶奶们心里暖暖的,脸上也笑开了花。大家也都跃跃欲试亲自尝试包汤圆,体验制作乐趣的同时,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,拉着家常,说说笑笑,好不热闹!活动现场还有猜灯谜传统民俗体验,让大家在猜谜的过程中,增加知识,增进友谊。还有团团圆圆欢乐夹弹珠、金球滚滚齐心协力传球游戏,大家也都乐在其中。

一份亲手做的元宵,一个温暖的笑容,一句亲切的问候,都能让老人们感受着元宵佳节的欢乐与温情,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元宵节,感受来自社区大家庭的温暖。

活动三:“学无忧”老年大学
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老年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,响应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终身学习的需求,为了满足社区老年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,提供多样化的课程,开展一系列社区级老年大学,可以促进社区老年居民身心健康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,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学习氛围,同时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,增强社区凝聚力。

活动目的:
1、提高社区老年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。
2、丰富社区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提高生活质量。
3、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,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。

范围与内容:
课程设置:涵盖书法班、太极班、智能手机班、唱歌班、文艺兴趣班,满足老年居民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健康需求。
师资力量:邀请专业人士和社区内的能手老人担任讲师,实现资源共享。
活动空间:利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二楼书画室、三楼会议室以及舞蹈室,配备教学设备。
互动平台:建立线上老年大学成员群组,便于课后交流与分享。

活动四:“医无忧”健康巡诊大篷车

为着力做好老年人医疗问诊便民服务活动,打造和谐幸福社区,开展“医无忧”健康巡诊大篷车系列活动,通过提供一系列义诊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乐享健康服务。

活动邀请爱心单位,以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生活为出发点,免费为老年居民提供一系列义诊服务。中医义诊、血压测量、健康咨询、口腔检查、眼睛义诊……医生达人们汇聚在一起,为辖区老年居民们送上了一份份“小幸福”。给老年居民们提供生活的便利,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见病、多发病问题。义诊志愿服务者认真地倾听,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出合理的建议。杨阿姨表示:“我腿脚不便,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检查眼睛视力等,真是太方便了。社区想我们居民所想,服务真是贴心啊。”

通过开展健康义诊便民服务活动,设置种类齐全的义诊服务点位,提供一系列便民服务,一站式满足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,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同时还促进了和睦的邻里关系。为构建和谐、文明的社区环境打下了服务基础。

四、计划三:培育老年自组织

活动一:组建乐龄议事会

在前期的调研中,发现老年居民在社区治理、文化娱乐、养老需求等方面有着强烈的参与意愿和创新想法。为了充分调动社区内乐龄群体的积极性,发挥其智慧和经验,共建共享幸福和谐的社区环境,特策划本次“乐龄议事会”。

本次议事会由社区工作人员、网格长、志愿者和老年居民等共同参与,会议中鼓励乐龄群体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决策,为社区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;大家畅所欲言,互相举荐特长,在交流沟通中挖掘出了社区的缝纫能手,现场招募有意向的缝纫志愿者8名加入东星匠心缝纫铺每周固定时间为社区居民公益服务,并制定出了值班表。通过议事会的开展,激发老年人的活力与创造力,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。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优化,改善和提升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,弘扬尊老敬贤的社会风尚,营造关心、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。

活动二:组建乐龄志愿服务队 经过前期调研,挖掘出了社区编织能手,鼓励其展示自我创作,分享编织心得,提升成就感。后期结合社区展示柜、社区市集、节日庆典等活动,设置编织手工艺品售卖摊位,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。通过组建乐龄志愿服务队,提高社区内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,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手工编织技能的巧手工匠,她们亲手制作的成品不仅能用于日常生活,还可以赠送给孤寡老人,新业态工作者等,传递温暖与关怀。同时,还将进一步激活社区文化生活,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友好型养老社区,从而实现社区内部资源的共建共享,助力和谐社区建设

五、下一阶段工作计划

社工室服务项目服务人群为社区老年人,在后期的工作规划中,积极对接卫健委,协助社区积极申报创建江苏省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单位、  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,夯实服务成果和品牌,在社区服务便利可及、老年人社会参与广泛充分、孝亲敬老氛围浓厚、科技助老智慧创新的创建版块中,链接相关资源方和合作方,积极回应“友好颐养服务”、“友好健康支持”、“友好社会保障”、“友好社会保障”、友好空间环境、友好社会参与“五大友好体系,积极打造“一室一品”的特色品牌建设目标。

 

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!
上一篇

长荣社区社工室2024年第一季度服务成果展示

下一篇

皇仓泾社区社工室2024年第一季度服务成果展示

你也可能喜欢

评论已经被关闭。

插入图片
客服 客服
企微客服
返回顶部